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章 新车新炮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在官小位卑的时候,徐平还有时间捣些跨越时代的新奇玩艺,从当上三司副使之后便基本没有精力了。此次在西北面对党项,徐平想来想去,这个年代能够做出来,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的,一个是望远镜,一个是火炮,还有就是越野性能更强的车辆。徐平能做的还有很多,不过在战场上的作用,就远远比不上这三样了。毕竟这个年代,宋军的武器装备已经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锦上添花并没有太大意思。

火炮徐平出来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办法用于野战,便于携带的威力太小,威力大的又只能用于守城,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在西北筑垒而战的时候又不多,战争往往是在快速移动中抓住战机,而不是一步一步攻城,笨重的火炮用处就更加小了。火炮要在这里用于实战,必须更加轻巧,更加便于携带,最好能够随着骑兵前进。

车辆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在秦凤路用的马拉大车,在修好的道路上自然好用,但到了没有道路的草原大漠,便就问题多多。一个是越野能力不强,沟沟坎坎过不去;再一个是过于颠簸,车上难以坐人,车也容易散架;还有一点,就是车坏了维修不易。

徐平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做这些,便就把改进的任务交给了郭谘。郭谘天资聪慧,对于发明创造特别是机械有难得的天分,他也能够静下心去研究这些。

见郭谘满面兴奋,徐平也不回去吃饭了,随着他到了前边院子,看新制出来的火炮和车辆。离着秋后并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两样东西定下来,生产也不是容易的事。

炮并没有大的改变,不过郭谘认识到了炮管前后的膛压是不同的,由原来的圆柱形长筒改成了锥形,外壁前薄后厚,算是一种等强度设计,相对减小了重量。最重要的改进不是在炮管上,而是在炮架上。新的炮架直接做成了一辆车,大量部件与大车通用,大小恰好可由一匹马拉着行进。射程徐平有明确的要求,就是大于一箭之地,恰好能够掩护骑兵的冲锋。对于野战炮来说,射程再远就没有意义了。

炮的材料郭谘也做了改变,不再强求用钢或者用铜,而是改成了铁壁铜芯。即外壳用铁铸,内壁再嵌入一个铜套,铜套外径做成锥形,与锥形的外壁内孔恰好反过来,利用铜的塑性强行压入铁外壁里。嵌入之后,再用标准的钢辊重新挤压内壁,达到光滑一致的效果。即炮管要求最高的内壁,不再靠加工的技术精度,而是利用铜的延展性,由标准的钢辊模具来保证。如此一来,炮管的制作难度便就大大降低了,生产速度也大提高,达到了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而且用过一段时间之后重新校炮,可以使用标准钢辊再挤压一次即可,比加工成型的炮管维护成本也降低了很多。当然这样做的缺点也很明显,即内壁的铜胎硬度不够,火炮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内壁便不再光滑,必须重新校正。

这个年代的战争形式决定了,除了一些特殊场合,火炮还对战争产生不了决定性的影响。一种武器要充分发挥作用,要有一整个系统支撑,徐平可以制出火炮来,这个配合火炮作战的系统是他一下子完善不来的。只能交给时间,随着战争实践的增多,军队在实践中学**结,慢慢改进出一套充分利火炮威力的作战体出来。

对徐平来说,这样的火炮在这个进候足够用了,他本来也没想着靠火炮包打一切,这仅是一种辅助武器。战场决胜,还是要靠优秀的指挥,去一刀一枪拼杀出来。

在徐平眼里,能够在草原大漠行进的大车比火炮更加重要,有了这样的车,能够极大增加军队的机动能力,扩大作战范围。骑兵使用这种大车,相对于倚靠马和骆驼运输物资的党项骑兵,将能够获得更远的作战距离,携带更充足的作战物资。这种装备,才是充分发挥农耕民族军队技术和物资充足的优势的装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