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些时候同样的一种坦克零件都无法通用——这完全就是生产部门的原因。以为缺乏合格的工人,许多组装程序都是凑合着勉强完成的,拆下来的螺丝拧不回去的事情真的是太多太多了。</p>try{ggauto();} catch(ex){}
油料补给因为丢了大华的油田时断时续,毕竟秦国也是产油国,他们还是可以为前线部队提供一部分油料的。</p>
可因为要从国内运往前线,本就捉襟见肘的交通成了最大的难题。秦国的道路网络实在是不怎么样,建设了这么多年,也就只能用勉强够用来形容。</p>
运了人就不能运枪,运了枪就不能运弹,运了弹就不能运油……这种情况让秦国对前线的支援变成了一种添油战术,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很白痴的做法。</p>
为了节约燃料,降低部队转移时候被袭击的风险,秦军还开始大量装备自行车等民用设备工具。只不过随着蜀地的丢失,秦国储备的橡胶等原材料都开始缺乏,这类产品又昙花一现开始渐渐消失。</p>
没办法,失去了南部地区,本来就地处西北的秦国只能开始使用人工橡胶来替代橡胶,勉强进行工业生产。</p>
可惜的是工业生产的人工橡胶毕竟只是人工橡胶,它在性能上确实不如天然橡胶,这直接导致了秦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使用寿命下降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步。</p>
这种技术还是当年大唐帝国与秦国交好的时候,从唐国那边引进的。当时引进这种技术的时候,赢铎和他的大臣们,多少还带着一丝得意。</p>
在他们看来,这是秦国能够实现原材料自给自足的关键一步,唐国愿意提供这种技术,简直就是愚蠢。</p>
那时候秦国正如日中天,上上下下的态度都非常的乐观。大多数人那时候都认为,秦国在掌握了足够多的先进技术之后,凭借着强悍的士卒,是可以在战场上战胜骄奢淫逸的唐国部队的。</p>
可惜这些都只是秦国单方面的幻想而已,如今大唐帝国在战争中的损失已经接近20万,可唐国国内依旧没有出现严重的反战情绪。</p>
从表面上来看,大唐帝国的民众们似乎并不尚武,但是实际上从唐国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唐人对战争就从未恐惧过。甚至,包括皇帝唐陌在内,唐国的所有人都隐隐约约对战争有那么一丝期待。</p>
而表面上尚武的秦国,却在接连的战败之后,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反战情绪:秦地的百姓已经打了太久太久的仗,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有太多太多客死异乡,秦人的血已经快要流干,秦国的战争潜力也已经耗尽。</p>
从蜀地打到了楚地,从沙浑一直打到了下缰。秦军连续作战了数年,早就已经筋疲力尽。随后他们又丢掉了自己的几乎所有成果,楚地蜀地,大华地区相继被唐军夺回,秦国剩下的似乎只有伤亡数字。</p>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秦国随时都有可能崩溃。尽管前线依旧有数百万的大军,可整个帝国都风雨飘摇。</p>
这一点,似乎也和德三一样,尽管在两线都还存有百万大军,可实际上战局崩坏已经无可逆转了。</p>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