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回头望着马车远去,他眼睛里的贪婪之色尚未消褪,李元吉的亲兵们早已心领神会,齐王殿下看上的女人,怎么可能让她跑掉,有两人急忙去打听,片刻回来禀报,“殿下,那女人便是洛阳名记苏万春,听说已被李孝恭副将黄君汉收为小妾。”
李元吉眼中光彩更加炽热,原来是她,早有耳闻,据说几年前有人曾千金买她一宿,李元吉倒不在意什么黄君汉的小妾,黄君汉在他眼中屁都不是,只是这个女人是名记出身,自己若收纳,他父皇知道后必然会震怒。
这时一名亲兵替他出主意道:“殿下可以在别宅养她,不让她进府,圣上就不会知道。”
李元吉点了点头,这是个好办法,他立刻给亲卫们使了一个眼色,百余亲兵迅速调转马头,向那辆马车追去。
李元吉得意一笑,催马向关城内奔去。
从李元吉看上那个女子到亲兵们前去追赶,并没有太大的动静,这些过程一般人不会注意,但有心人却不同,左面第二家的店铺名叫张记杂货铺,掌柜姓张,是一名三十余岁的壮汉,他一面给客人称果子,同时也将李元吉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中,他见李元吉的亲兵已经追去,便立刻找来一名伙计,低声嘱咐几句,伙计转身迅速离开了店铺。
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伙计回来了,给张掌柜使了一个眼色,张掌柜立刻跟他到了小店后面,后面是一条小河,小河内停了几艘小船。
“看到什么了?”
“卑职看见那女人已被李元吉的亲兵抢走,往华阴县方向去了。”
张掌柜的真实身份是北隋的情报探子,杨元庆的情报体系经过数年的建设,已经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情报网,情报官员隶属于内卫府,由内卫府将军魏贲统帅,这个张掌柜名叫张少华,军职是校尉,是长安情报堂的副手,负责收集潼关和蒲津一带的情报,这家张记杂货铺便是他们的情报中心,今天他们在观察李元吉带来的援军,却无意中发现了李元吉抢夺女人的一幕。
“那个女人的身份能确认吗?”
“卑职问过那女人的随从了,女人确实是李孝恭副将黄君汉的小妾,原来是洛阳名记。”
伙计话音刚落,远处官道上疾奔来两名骑马之人,满脸是血,正是那个女子的随从,他们也是黄君汉的亲兵,本来是护送主将小妾回长安,不料在潼关却被李元吉抢了,还杀了两名兄弟,两名亲兵又惊又怒,赶回去向主将禀报。
张少华注视着两人进了潼关,他特殊职业的敏感姓使他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情报的重要,他当即回屋写了一份情报,吩咐伙计,“放鹰给河北县!”
........夜晚,河北县城,杨元庆正在第二次会见王世充的特使王仁则,双方同盟合作的意向已经达成,下面是一些细节商谈。
“殿下,我叔父虽然控制了军器监,可以直接把三千军匠送过黄河,但如果要送他们家属,则需要户部和京兆尹的协作,可能没有这么快,叔父的意思是,请殿下稍微等一等,人一定送来,只是希望给我们一点时间。”
王仁则一边说,一边偷偷地瞥向坐在一旁的杨师道,他心中很震惊,礼部尚书杨师道怎么会出现在杨元庆的大帐中?难道皇泰帝也在和杨元庆暗中联系吗?
想想又不可能,杨元庆不可能在皇泰帝使者的面前谈论和他们的合作,那只有一个解释,杨师道已经投降了杨元庆。
杨元庆看出了王仁则心中的不安,便笑道:“杨尚书过去是洛阳的兵部尚书,但现在是我的行军长史,王将军不用太担心。”
王仁则这才恍然,连忙向杨师道施一礼,“杨长史是明智之举。”
杨师道淡淡笑了笑,却没有多言,现在是杨元庆在亲自和王仁则谈,他不想随意插话,杨元庆又道:“军匠之事可以缓一缓,只要王尚书答应,我就相信他会办到,至于粮食之事,我可以先给你们一万石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杨元庆从杨师道那里得知,王世充的军中只有剩下不足两万石粮食,而要支撑十万大军,确实有点捉肘见襟,索姓人情做到底,先给他们一万石粮食吊住王世充的心,王仁则大喜,急忙感谢道:“多谢殿下雪中送炭,我们真是感激不尽!”
杨元庆笑了笑又道:“至于是否出兵弘农郡由我来决定,不过我可以先说明一点,我对弘农郡没有兴趣,以后也不会有太多精力关注这个小郡。”
和第一次的紧张仓促相比,这一次王仁则就显得从容精明得多,他听出了杨元庆的话中之意,北隋军要出兵弘农,这让王仁则心中也很无奈,杨元庆真要出兵弘农郡,他们也拦不住,只能寄希望杨元庆能言而有信,不要占据弘农不走。
他心中叹息一声施礼道:“那卑职就告辞了,殿下的话我一定会转告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