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四十六章 他为何会知道衍?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宗泐深深看着如玘,疑惑满眼:“定远侯讨要二十万贯钱钞,本僧可以理解。他提到海外传佛,修改佛法教义,忠顺朝廷,这也没问题。可他这第三个条件,为何是要道衍和尚?”</P></p>

如玘微微摇头:“不知,但看定远侯的意思,非要此人不可。”</P></p>

宗泐在房中走动,手中佛珠被掐动得越来越快。</P></p>

道衍和尚,宗泐不仅知道,还相当熟悉,更是两次给朱元璋推荐过此人。在洪武八年时,朝廷下诏,要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和尚便到过京师,只不过不知为何,道衍并没有成为僧官,只是获赐僧衣。赐僧衣其实是没选中的安慰,只要是没选中僧官的僧人每个人都有,算不得什么荣耀,这几年里,道衍一直在苏州妙智庵静修。</P></p>try{ggauto();} catch(ex){}

宗泐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如玘:“他为何会知道道衍?”</P></p>

如玘愣了下,也忍不住皱眉。</P></p>

确实,道衍只是个苏州小寺庙里的小僧人,名声不显,别说顾正臣这个佛门之外的人,就是许多佛门中人,也大多不知道衍此人。何况顾正臣这些年没往苏州跑过,也没听说道衍去过福建、辽东,那问题来了,顾正臣怎么知道的此人?</P></p>

如玘深深看着宗泐,答道:“且不说定远侯此人所学所知神秘莫测,单单说此人在军中多年,想来手底下有些人负责打探消息……”</P></p>

宗泐微微摇头:“他手中有人手不算什么,可他不应该也不会知道道衍才是,更不应该将道衍作为交易马克思至宝的条件之一!”</P></p>

如玘彻底想不明白了。</P></p>

宗泐叹了口气:“出那么多银钱,还需要与道门共享马克思至宝,多少有些不甘心。”</P></p>

如玘回道:“提议过,佛门出三十万贯换取不给道门至宝,可定远侯不答应。”</P></p>

宗泐沉思良久,最终点了头:“那就答应他吧,马克思至宝到底是什么,海外还有什么,我们确实应该看一看了。南洋多少藩属国都信佛,可他们的佛法与我们的佛法并不一致,也不是我们的功德。他们能扩张,我们也应该走出去,做到佛光普世。”</P></p>

如玘点头。</P></p>

身为佛教中人,最大的渴望除了进入净土极乐之地,恐怕就是看到佛门香火旺盛,佛门弟子无数了。无论寺庙在何处,无论僧徒是何人,只要一心向佛,那就是佛门之地,那就是无上功德。</P></p>

为大功德,舍一笔钱没什么。</P></p>

天亮。</P></p>

顾正臣安排好格物学院事宜之后,便上了马车,萧成赶马至金陵宋慎府门外。</P></p>

宋慎见顾正臣一袭儒袍,没有半点侯爷的架子,可依旧还是恭恭敬敬行礼,将顾正臣请了进去。</P></p>

宋濂坐在椅子里,见顾正臣来了,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一旁两个弟子要搀,还被训了一顿:“今日顾小友登门,说什么也不能老态龙钟,让他小看了。”</P></p>

顾正臣哈哈大笑,紧走几步搀住宋濂的胳膊,看着阔别许久的宋濂,又松开手,退后一步,深施一礼:“见过宋师!”</P></p>

宋濂弯腰搀去:“可不敢当,你可是定远侯,我一个老头子,不过是个百姓罢了。”</P></p>

顾正臣挺直腰杆:“宋师乃是太子之师,也是天下文人敬仰之大儒,怎敢不行礼。”</P></p>

宋濂打量着顾正臣,一脸堆笑:“好啊,不错,这几年变得壮实了些,看着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吧,快坐下,宋慎奉茶。”</P></p>

顾正臣搀着宋濂坐了下来,寒暄道:“听闻宋师在家时也不忘教书育人,桃李满门。说起来,格物学院也是一片沃土,若宋师不弃,愿邀宋师在格物学院小住一段时日。”</P></p>

宋濂微微摇头,婉拒道:“来京师是为了参与帝庆节,庆过之后,便要回去了,不过,若是格物学院愿意留一亩三分地,我倒是可以让门下弟子去耕种几年,就是不知你那沃土,长出的是青柳,还是大杨?”</p></div>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