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臣摇了摇头,低声道:“你不了解皇帝。”</P></p>
朱元璋善于将一个点的问题放大,扩展到一个面,并联系到整个大明,出于放大后的“危害认知”,他很容易将风潮扩大,不择手段、不惜毁灭。</P></p>
严桑桑起身道:“那你就权当不知情,总不能因为这些事,毁了泉州府。反正你现在也只是个教书先生,不是官员。”</P></p>
顾正臣苦涩不已。</P></p>
不知情?</P></p>
你丫的都告诉我了,我怎么当不知情?</P></p>
没错,自己现在是没啥官职了,可问题是,我是大明定远侯。再说了,自己老家就在山东,父老乡亲受苦受难,自己却当什么都不知道?</P></p>
“你先回去吧,这事我会安排好。”</P></p>
顾正臣叹息道。</P></p>
严桑桑点了点头,转身离开,消失在夜雨之中。</P></p>
灯灭了。</P></p>
张希婉枕着顾正臣的胳膊,轻声问:“夫君,这事无论如何都不能波及太大,否则泉州府移过去的百姓、靠海吃饭的百姓,还有这京师新开出来的多少店铺,都将损失惨重。”</P></p>
顾正臣闭上眼,颇有些无奈地说:“这些为夫都知道,眼下的问题,是如何既将事告知陛下,解山东、河南等地民苦,又不让陛下过于恼怒,将事扩大到无法收场的地步。”</P></p>
揣测朱元璋的心思,恐怕是最难的事。</P></p>
谁也不清楚这个皇帝能做到哪一步,一些看似严重的事,他能轻描淡写处理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他需要用人头来结束。</P></p>
顾正臣沉思良久,轻声道:“问题的症结是商人贿赂,僭越使用官府之力,说到底,根子还是出在官府身上,守不住底线。商人也是,为降低成本什么法子都敢用。”</P></p>
“听夫君语气似有了对策,打算如何写奏折?”</P></p>
张希婉轻柔地询问。</P></p>
顾正臣苦涩一笑:“写奏折就算了吧,中书和百官多少不待见我,这个时候低调就低调下去,不冒头最好。”</P></p>
张希婉伸出手,抚在顾正臣的脸颊:“那夫君想怎么告知陛下,总不能等陛下来格物学院时吧,陛下日理万机,短时间未必会来。”</P></p>
顾正臣翻过身,看着昏暗中张希婉的脸庞,轻声道:“山不来就我,我不能就山,但我手里不是还有一颗小石头嘛,让这个小石头传话,总还是可以……”</P></p>
“夫君说的小石头,该不会是四皇子吧?”</P></p>
张希婉聪慧,转念问道。</P></p>
顾正臣啧啧两声:“不是他是谁,现在想起来,朱老四在格物学院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抓起来用时方便……”</P></p>
张希婉浑身一颤,低下头:“你抓他去,抓妾身干嘛……”</P></p>
顾正臣一动,将张希婉压在身下,在张希婉的低呼中,轻声道:“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做点开枝散叶的事……”</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