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热闹的家宴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土豆,亦菜亦粮。在后世一些地方,有人将土豆作为主食,至于菜的做法更是丰富……朱允炆看着一筐筐土豆搬出来,有些傻眼,让你们弄点做种子,这也弄来得太多了吧?

匡愚笑呵呵地走了过来,解释道:“皇上啊,这些土豆放久了长芽,没办法,回来的途中在木桶里栽种了不少土豆,结了不少果,这是最新的土豆。”夏元吉连忙凑过来问:“产量如何?”匡愚笑着对夏元吉说:“夏尚书啊,土豆的产量无需质疑,一缸土豆栽种三颗土豆,都能产个十三四斤,为了照料这些家伙,我们可算吃够了苦头。”夏元吉拿起土豆,掂量着重量,眼神中透着精光:“这土豆个头足啊,灾荒年份吃也饿不着人,百姓再也不需要吃观音土了,皇上,应该及时安排种植才是。”朱允炆微微点头:“朕自有安排,需要种植时,少不了你们户部出人。”夏元吉得了话,轻松地退下。

解缙清楚,夏元吉担心皇室将这些土豆据为己有,或形成官府垄断,若那样的话,广植土豆、玉米等就不知道要过多少年了。

既然皇上发了话,自然不会任由这些农作物成为贵族之物,而会将其推至民间。

“这是花生。”沈伟抬了一筐花生来。朱允炆拿起花生,双指一捏,看着里面红色的花生,拿起就往嘴里送,品尝着熟悉的味道,眼眶不由得湿润。

久别了,花生。久别了,历史。这些农作物,如同从过去的烟云里走来,乱入了六百年前的时空。

朱允炆捏碎花生壳,道:“日后大明每一个吃花生,吃玉米,吃土豆的百姓,都将记住,是你们用舍命的远航换来了这一切。”沈伟憨厚得笑了笑,然后转身对身后的军士喊:“进献番薯!”番薯送至……辣椒、番茄……这些人连向日葵也带来了……这是小小的橡胶树,弄海南、广东、渤泥与旧港去,其他地方可不容易成活。

从未有过的物种,从未有过的植物,从未见过的果子,就这么从遥远的南美洲,从原始之地,越过重重蓝黑的海,抵达了大明。

进献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而此时已是下午,不少官员已是饥肠辘辘,百姓们也饿了不少,可没有人离开,都在看着一个个新奇的农作物。

朱允炆见时间过得很快,也知将士们辛劳,便对郑和等人下令:“将航行日志、所获都交给在京水师军士。朕知你们疲惫,也知你们想念家人,今日便不设宴招待,去陪陪家人,好好放松放松,三日后,奉天殿外,朕与你们不醉不休!”郑和等人谢恩。

朱允炆看向骆冠英:“带些农作物跟朕回宫。”骆冠英眼神一亮,看皇上这意思是想大吃一顿……户部官员纷纷上前,摆上桌案,一叠叠崭新的钱钞拿了出来。

什么赏赐不赏赐的先不说,先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好回家去见自己的亲人。

郑和水师将士虽然离开了五年,但他们的饷银却从未缺额,都如数发放给了他们的家眷手中,朱允炆甚至亲自盘过账目,差安全局调查过,没人敢贪这一笔钱。

户部可谓是下了血本,每一名水师将士,无关职务,一律先发五十两钱钞,一出手就是五六十万钱钞。

为了担心寒了军士的心,户部官员还会补充一句

“封赏还在后面,这些不算在封赏之内”的话。大家都清楚,封赏是需要根据功劳簿来定的,而审核功劳簿、商议封赏也是需要时间的。

赵世瑜接过钱钞,问了句:“牺牲军士的家眷可有钱钞?”户部官员回道:“牺牲军士家眷会由专人负责,加倍送上钱钞,封赏还得朝廷商议后安排。”赵世瑜满意地走了。

郑和与李坚对接:“船上还有一些兄弟的骨灰,有些兄弟落海,被沼泽吞噬,失踪,没有尸骨,只留下一些遗物,都在船上,标注有姓名。我希望我们能亲自将这些送给他们的家人。”李坚有些发愁:“你们远航至今,定是疲惫不已,而军士也等着见家人团聚,这件事交给我们来办吧。”郑和坚持:“他们是跟我远航的,我没有带他们回来,我希望可以完成这最后一件事。”李坚让郑和稍等,找到朱允炆说明情况。

朱允炆走向郑和,又看了看安静下来的水师将士,微微点了点头:“那就去吧。”郑和肃然领命,转身喊道:“水师将士全体,登船,取来牺牲将士的遗物!”原本分散的郑和水师军士,瞬间变得极有秩序,整齐登船。

朱允炆安排京军卫引导百姓撤离,将这一片天地交给郑和水师与家眷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