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五十一章 首提迁都(二更)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迁都的想法很危险,一旦提出来,将会引起轩然大波,无数官员都会上书阻止。三十多年过去了,大家都习惯待在南京那个地方了,谁也不想去西安去其他地方。

茹瑺将头转向城外,决定吹吹风冷静一下,这种事可比远征安南的事大太多了,打安南,说到底与文官集团利益没多少冲突,但迁都可就不一样了。

自宋以来,江南就成为了经济发达区域,无数商人汇聚在这里,无数士绅居住在这里,无数豪门大族的利益都在这里。

眼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大家都指望着京师在这里以保证切身利益,若朱允炆迁都其他地方,那大明的政治中心必然移动,相应的经济格局也会发生改变,南京的吸引力与人气必然会削弱,动摇江南无数人的利益。

这种事,可不敢乱说话。

徐辉祖、铁铉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神中的忧虑。两人都清楚朱允炆的性格,大事一旦提出来,往往是践行到底,谁拦着都没用的,比如一条鞭法,比如取消免税田等等。

虽是如此,朱允炆的政策依旧是赢得了一批人支持的,可迁都这种事,朱允炆想要找到支持的人,怕是不容易啊,就连一向顺着朱允炆的解缙,此时也后退了一步。

夏元吉更是脸色苍白,迁都可不是疏浚会通河可比的,所耗费的财政怕是要超出四五个会通河去,眼下的户部需要供养西北,所留财政根本无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工程。

皇上啊皇上,千万不要迁都啊,至少不能在这几年里迁都,户部好不容易有点宽裕,这要迁都,一口下去,户部就彻底穷到家了啊。

杨士奇也没有说话,任由场面冷着。迁都事关朝廷无数官员利益,反对者绝不会少,但迁都也事关天下苍生的利益,全局来看,南京建都本身就是不妥当的,从明太祖三十余年几次想要迁都就可以知道,朱元璋清楚南京是不适合当大明都城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一再搁置,最终没有实现迁都罢了。

没有完成迁都,确实是朱元璋的遗憾,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亲自写了一篇《祭光禄寺灶神文》,在文中直言:

“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唯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疲。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

本欲迁都,四个字鲜明地表达了朱元璋的想法,只不过折腾了三十年,还因此失去了长子朱标,不得不作罢。

朱允炆看着沉默的众人,没有一个人出声,没有一个人敢迎接自己的目光。

从这一幕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支持迁都。

或许很多人好奇,说朱允炆干嘛非要迁都,待南京不就挺好,怎么说这里也是多个朝代的古都之地,龙盘虎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可仔细看看,南京都有哪些王朝建都?

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包括后来的南唐,再后来的太平天国,都选择在南京定都,可见这里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可问题是,这些朝代里面没有一个是大一统王朝,说句不好听的,它们和割据势力差不多,都是偏安一隅,没有掌控过中原大局,而且这些王朝都有一个共性:

命短。

东晋国祚是最长的,也才一百年露头,最短的是南齐,只有二十三年,其他王朝就没一个超出六十年的。

选择南京,似乎就意味着国祚不长。

抛开这些玄学方面的考虑,就地理位置来看,南京区位优势是很出色,易守难攻,还有长江天险,但南京对于大明帝国而言,实在是太南了一点,站在舆图上看,怎么都像是偏安一隅,而且从南京伸出触角,很难控制全国,尤其是大明的敌人都在北面,京师选在南京,每次出征都需要先赶一两个月的路,师老兵乏不说,后勤线实在是太长了啊。

一个国家的都城,必须能支撑起国家治理的需要。

南京只能担负起政治、经济、文化治理的需要,却无法担负起军事治理的需要,不幸的是,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军事治理优先于经济、文化治理,而解决军事治理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北迁都!

尤其是朱允炆又想要辽东,又想要西域,还需要对付鞑靼与瓦剌,在这种情况下,不迁都根本无法维持长远的统治。

可是,话题挑出来了,没有人接啊。

朱允炆看向谁,谁就低下头,生怕被喊到名字,直到看到朱棣时,朱棣没有任何躲闪,只是安静地看着朱允炆,说出了一句让其他人惊讶的话:“太祖几度想要迁都,却没有成行,刚强了一辈子,最后却留下废兴有数,只得听天的遗憾之言,皇上有心弥补太祖憾事,臣愿第一个支持。只是不知,皇上可有中意之地?”

作儿子的,理应帮着弥补父亲的遗憾,这是朱棣的态度。

/65/65076/19457789.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