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档,各家制片厂的推送形势对比前几年都来得平稳安静,气势也没那么剑拔弩张,基本各家的大作都能隔出两到三周的放映周期,与之相比,去年还不到10天的排班简直是魔鬼安排,现在就宽松很多了,感觉都很默契。
或者也不能说是默契,大家都想拿到该有的成绩的话,硬碰硬肯定不是最好的方式。只不过这么做对观众来说,就没那么舒服了,选择也变少了。
但在已有的选择里,漫威这种自带流量的项目其实也不缺关注。
忍耐了大半个月的集中轰炸,当影片正式亮相,迫切的影迷迅速引爆了北美影市,也象征着这个夏天,大盘主力档期的来临。
再然后,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纽约,第五大道附近的一家调查机构,因为其专业的数据统筹能力以及一些人脉关系,一向提供数据给各大报社杂志用作票房参考,且越是热门的档期,它能接到的业务就越多。
米勒斯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天,他照常的拿起一沓问卷,来到就近的一家影院后,见观众还未散场,便习惯性的凑到售票员那里唠叨,听取第一手资料或者直接问他对档期内各家作品的看法。
别瞧售票员的门槛低,工资也不高,但在米勒斯看来,从某方面来讲,他们才是最具备直观感受的人,起码对影片受众的群像画有直接的理解,比如购票主力的年龄段或者说观影**等很基础却很实在的反馈信息。
而他因为经常跟院线方接触,大家也算是比较熟悉了,所以哪怕刚刚才忙过一阵坐在椅子上休息的售票员见到他了,也没怎么冷淡。
“你们经理呢?”米勒斯左顾右看没看见另一位他需要经常打交道的人,随口问了一句。
可听了他的询问,这院线的基层员工却是语气有些怪异,似乎有些失望,口中道:“排片需要更改呗。正跟上面反映情况,想增加钢铁侠续作的排片次数,减少其他影片的放映。”
米勒斯点了点头,感兴的追问,“是那几部电影卖不出去票?还是说怎样?”
“别说了,新猛鬼街太能跳水了,本以为起码能撑过两周,结果连那些最喜欢看血浆恐怖片的老观众都看不下去。我们上午不是给它安排了一场吗,你猜上座率有多少?还不到2成,这才是第二个周末啊,感觉跟要下画没什么区别了。我刚刚还见经理在抱怨,说今天的业绩不容易达标。”
“好吧,看来猛鬼街这个系列要烂在华纳手上了,新线合并后,还是玩不太转。”
两人正聊着,影厅里传出声音,米勒斯看看表,知道快到散场的时候了,也是赶紧起身,“等会再聊,我先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