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莱曼也能听出来对方真正开始接纳自己,态度好转许多,“我也是个导演,当然会对有别于数字拍摄的技术感兴趣,不过这方面我不太懂,只能了解一些皮毛。”
卡梅隆笑笑,“那你看出来了什么?”
“新的技术想要推广肯定会面临一些现实的阻碍,当初数字能压过胶片,也就这十来年的事。不过从一些后期转制的3D作品中我已经感觉到了那种沉浸感,以前我们只是在2D平面构图,现在多增加了一条z轴,难道不是代表在构图就打开了无限可能?
我们过往所学的,全都变了。”
卡梅隆露出欣然的表情,看着莱曼的眼神越加附有好感,“一针见血的回答。如果不是你没有参与到之前实验的纪录片,我还以为你跟我一样见证了它的完善。说实话,我一直很反感一些人的保守。
连我这样年纪大的都愿意接受一种新的拍摄方式,那些比我更年轻的电影人为什么还要拥抱着过去不放?如果在1997年我能用3D拍摄《泰坦尼克号》,谁愿意用更费功夫、演员冒着风险的胶片拍摄?毫无疑问,3D会走在更前面,只要深入了解过的人,都会这么认为。”
他的话在2010年初就会被证明是对的,又或者说,是卡梅隆亲自用一部《阿凡达》打碎人们的质疑,推动着3D imax的放映,确认了这种技术会对全世界的观众产生极大的诱惑,并带飞了一整个行业链进入春天。
好莱坞的有识之士其实已经发现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电影行业的枷锁,随着油管、奈飞等新媒体成为更多观众娱乐方式的选择,没有3D imax这种在家里享受不到的观影沉浸,未必还总能吸引那么多观众走进影厅。
毕竟,在家观影的舒适、方便根本不是电影院能比得的,双方优劣势都很明显。
两人越聊越投机,几乎忘了钱的事。
《阿凡达》从来都是衬托技术,那种角色在特效场景中运动自然,和景色毫无突兀的代入感,最终才呈现除了美轮美奂的视觉奇观,并让全世界的观众沉醉。
同样的,之所以说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不仅仅因为《阿凡达》拿到了一个高得吓人的成绩,而是它革新了电影拍摄的方式,也让熟悉了电影工作的导演们一身本领又得学会适应。
当然,3D技术说是完善,其实并不成熟,至少那高昂的拍摄成本还没降下来,每一帧都是烧钱,如果不去试着运用,也就没有变化,只不过是被甩下罢了。
“我该说什么好呢。”卡梅隆喝了一口红酒,终于想起自己要确定有没有款项给他嚯嚯,
“好吧,我得承认,和你见一面,让我刷新了一些看法,在这之前,你们的邀请只有乔恩很在乎,我还是有些犹豫的,但现在——莱曼,我感觉得到,你是真心考察过这些新技术,也知道有风险,不过你还是来了,我想,我会高兴你的加盟。”
虽然在此之前,《阿凡达》并无定局,很多人都能提一嘴投资,但这是卡梅隆的项目,得不到他的首肯,想给钱人家都不一定要。莱曼的下注,在现在这一刻才算是有了后续谈判的可能性。
“那我也得提前跟我的盟友说一句,你们担心的发行,我会找索尼负责,这是我们三方的合作。”
卡梅隆点头,“如果可以的话,在谈判之前,我想邀请贵方和哥伦比亚的人到我的工作室一趟,这个项目,其实有了一些成果供人参考,也算是对你们信任的展示,而且我觉得也应该让一些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人来看看。”
“等哥伦比亚有了意愿,我就跟你联系。我很期待它......”